?
如何把握国资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?怎样落实好&濒诲辩耻辞;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&谤诲辩耻辞;&濒诲辩耻辞;健全国有公司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&谤诲辩耻辞;等关键任务?近日,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、主任张玉卓接受记者采访。
一、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原则要求
问:《决定》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新要求、作出新部署,国务院国资委如何贯彻落实?
答:《决定》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,进行了系统部署,明确了我们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、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。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推动国资国企全力以赴抓改革、凝心聚力谋发展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重点将从五个方面来把握。
一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,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公司做强做优做大。要坚持和落实&濒诲辩耻辞;两个毫不动摇&谤诲辩耻辞;,依靠改革破除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。
二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根本要求,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增强核心功能,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战略支撑能力、民生保障能力、价值创造能力,在承担好经济责任的同时更好承担政治责任、社会责任;提升核心竞争力,就是要更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,在科技、效率、人才、品牌等关键要素上持续发力,塑造公司独特优势。我们将聚焦提升&濒诲辩耻辞;五个价值&谤诲辩耻辞;(增加值、功能价值、经济增加值、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、品牌价值),统筹推进功能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性改革,持续塑造国有公司的功能优势、竞争优势。
叁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鲜明导向,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。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,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市场需求新变化,加快公司组织形态、经营机制、管理体系的变革,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,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塑造新优势新动能。
四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,不断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。包括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,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公司制度等等,既抓好全面落实,也抓好重点突破。
五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政治原则,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国资国企改革的全面领导。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、全过程,促进党的建设与公司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确保国资国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。
二、&濒诲辩耻辞;两端发力&谤诲辩耻辞;推动国有资本&濒诲辩耻辞;叁个集中&谤诲辩耻辞;
问:&濒诲辩耻辞;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&谤诲辩耻辞;,国务院国资委将具体做好哪些工作?
答: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公司的内在要求,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的重要途径。《决定》就此作出专门部署,我们将统筹考虑、系统谋划、坚决落实。
总的考虑是要着眼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,结合&濒诲辩耻辞;十四五&谤诲辩耻辞;规划的深入落实和&濒诲辩耻辞;十五五&谤诲辩耻辞;规划的谋划实施,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、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,在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,有力推动&濒诲辩耻辞;叁个集中&谤诲辩耻辞;,即向关系国家安全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,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、应急能力、公益性领域等集中,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。
具体来说,我们将坚持两端发力、双轮驱动:一方面抓好传统产业强基转型,统筹推进设备更新、工艺升级、数字赋能、管理创新,用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推动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;另一方面抓好新兴产业战略布局,深入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,健全新兴产业培育机制,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力度,不断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。
在工作落实上,我们将以国有资本投资、运营公司为平台,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为保障,着力盘活存量,有序拓展增量,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,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。
叁、在原始创新上力争取得更大突破
问:推进原始创新,国有公司如何健全制度安排?
答:中央公司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。我们将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部署,不断强化公司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完善创新体制机制,在&濒诲辩耻辞;叁高一优&谤诲辩耻辞;上协同发力、持续用力,力争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。
一是强化高质量的科技供给。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,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,建立公司研发准备金制度,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,在战略价值高、应用前景广、自身有优势的领域全力攻坚,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和源头底层技术。
二是建设高能级的研发平台。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,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,共建区域创新中心,打造高水平创新联合体,深化同上中下游各类公司科技合作,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,取得更多科技成果。
叁是推进高效率的产业融合。加强公司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,主动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,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、中试验证平台,推进首台(套)、首批次、首版次应用,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演变成产物、从产物延伸为产业。
&濒诲辩耻辞;一优&谤诲辩耻辞;,就是要持续营造优质的创新生态。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出资人政策,完善研发投入加回机制,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,以创新创造为导向,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,根据科研工作不确定性高的特点,进一步完善合规免责机制,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、心无旁骛搞科研。
四、持续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
问:国务院国资委在&濒诲辩耻辞;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&谤诲辩耻辞;&濒诲辩耻辞;完善国有公司分类考核评价体系&谤诲辩耻辞;方面有何工作考虑?
答:《决定》对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。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决贯彻落实,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体制,把&濒诲辩耻辞;放得活&谤诲辩耻辞;与&濒诲辩耻辞;管得住&谤诲辩耻辞;结合起来,不断提高监管效能。
一方面是充分释放活力。坚持政企分开、政资分开,充分尊重和维护公司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,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,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,鼓励公司实施个性化、差异化的改革探索,使公司更加充满生机活力。另一方面是切实加强监管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,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和监督约束机制,用好信息化、智能化等方式,引导公司依法合规经营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,坚决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底线。
同时,我们将加强同各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,提升政策的精准性、科学性、一致性,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制度,发挥专业化、体系化、法治化、高效化监管优势,使公司发展的方向更聚焦、支持更有力、环境更友好。
《决定》提出&濒诲辩耻辞;完善国有公司分类考核评价体系&谤诲辩耻辞;,这是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。在这方面,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做了不少探索,出台了针对19个行业的考核实施方案,在2024年度对中央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中,个性化指标占比达到77%。
接下来,我们将根据中央公司整体上承担使命多维、产业分布多样、业务板块多元等情况,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,制定更有针对性、更加个性化的考核指标,加快实现&濒诲辩耻辞;一业一策&谤诲辩耻辞;&濒诲辩耻辞;一企一策&谤诲辩耻辞;,引导公司各展所长,争当不同赛道的&濒诲辩耻辞;尖子生&谤诲辩耻辞;,实现质量更高、功能更优的发展。
(来源:新华社)
扫描二维码关注九一传媒公司制作网站微信公众号,查看更多资讯